2025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由三人并列获得,均为700分,分别是来自湖北省实验中学的周世康、汉阳一中的陈勇整和新洲一中的李森睿。文科状元是来自黄冈中学的刘舒言,成绩为688分。
2025年6月28日清晨,当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屏蔽系统解除,三份700分的成绩单如惊雷般划破荆楚长空——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的陈勇整、湖北省实验中学的周世康、新洲一中的李森睿,以并列理科状元的身份,在湖北高考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打破纪录的“三雄会”,不仅见证了三个少年的巅峰时刻,更折射出湖北基础教育改革的澎湃浪潮。
陈勇整:知音故里的“自编习题”探索者
在蔡甸区汉阳一中那座承载百年文脉的校园里,陈勇整的700分成绩单如同一枚勋章,镌刻着“课堂革命”的深刻印记。这位物理类状元以语文135分、数学138分、英语141分的均衡发展打破“理科生偏科”的刻板印象,其独创的“自编习题法”更在校园里引发学习革命。
周世康:省实验中学的“场景记忆”践行者
与陈勇整的沉稳不同,湖北省实验中学的周世康总带着篮球场上的蓬勃朝气。这位以700分(语文138、143、英语145)摘得状元的少年,用“推导理解法”破解数学难题,以“场景记忆法”征服英语词汇,更在校园心理剧大赛中捧回“最佳男演员”奖杯。
李森睿:新洲大地的“错题本”哲学
当新洲一中高三(15)班班主任张千秋收到“李森睿进入全省前二十”的消息时,这位教龄三十年的教师眼眶湿润。这个来自乡镇教师家庭的孩子,用“精确到分钟”的学习计划、比教辅书还详细的错题本,诠释了“寒门亦可出贵子”的现实路径。
2025年6月25日清晨,当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成绩查询页面加载完成的瞬间,黄冈中学高三(17)班班主任王立群的指尖微微颤抖——刘舒言,688分,湖北省文科(历史方向)状元。
年份 | 理科最高分 | 文科最高分 |
2000 年 | 695 分(张黎辉,天门中学) | 646 分(刘琪,武汉外校) |
2001 年 | 705 分(洪光明,麻城一中) | 635 分(王林丽,襄阳四中) |
2002 年 | 701 分(刘锐,潜江中学) | 644 分(宋筱嵚,武汉外校) |
2003 年 | 693 分(邹怡蓉,沙市中学) | 638 分(周迅,仙桃沔州中学) |
2004 年 | 705 分(王冉,华师一附中;陈凯南,武汉外校) | 658 分(石松,沙市中学) |
2005 年 | 701 分(朱师达,襄樊四中) | 652 分(康静,武汉外校) |
2006 年 | 692 分(李龙,武汉外校) | 647 分(赵君秋,夷陵中学) |
2007 年 | 695 分(周尧,夷陵中学) | 627 分(张友谊,大冶一中) |
2008 年 | 710 分(邓迪,武钢三中) | 641 分(邓莹兰,荆州中学) |
2009 年 | 693 分(汪烨,孝感高中) | 629 分(李洋,荆门龙泉中学) |
2010 年 | 698 分(毛超,钟祥一中) | 632 分(严浩,洪湖一中) |
2011 年 | 707 分(王震霆,襄阳五中) | 646 分(肖钰,武汉外校) |
2015 年 | 699 分(刘世豪,襄阳五中) | 643 分(陈凤竹,襄阳五中) |
2016 年 | 707 分(梅知雨,武汉三中) | 652 分(曹洁怡,武汉三中) |
2017 年 | 700 分(肖雨,随州二中) | 683 分(范筱雨,襄阳五中) |
2018 年 | 706 分(石蔚雨,襄阳四中) | 682 分(张延玉,襄阳五中) |
2019 年 | 712 分(常书杰,钟祥一中) | 676 分(刘雨桐,襄阳四中) |
2020 年 | 725 分(唐楚玥,华师一附中) | 667 分(徐茜,荆门龙泉中学) |
2021 年 | 713 分(许继茁,恩施高中) | 693 分(邓鑫田,宜昌夷陵中学) |
2022 年 | 702 分(余文凯,华师一附中) | 673 分(王峥旭,武汉外校) |
2023 年 | 715 分(方立航,新洲一中) | 675 分(陈至妤,襄阳四中;张欣冉,襄阳五中;王德煜珩,荆州中学;谭小月,恩施高中) |
2025 年 | 750 分(周世康、陈勇整、李森睿)1 | 688 分(刘舒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