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门理工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深夜的树阴
专题:

厦门理工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厦门理工学院录取规则:

厦门理工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厦门理工学院根据生源省份的出档规定和报考生源质量等情况确定调档比例。以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按招生计划数100%调档;非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调档。

第十八条厦门理工学院在各省(市、自治区)普通文理类的专业录取时设定3分的专业志愿级差(即第一专业志愿与其他专业志愿之间级差,其他专业间不设级差),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进行专业调配。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考生由学校根据录取情况调剂至其他计划未完成的专业。内蒙古按“专业志愿清”的规则进行录取。

第十九条 厦门理工学院原则上认可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加(降)分政策。

第二十条 厦门理工学院艺术类招生

一、成绩的认定。报考厦门理工学院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专业统考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必须均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的艺术本科合格线。厦门理工学院组织专业单独考试的省份采用校考专业成绩录取,考生的校考专业成绩必须合格。

二、设计学类(美术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类)录取规则。高考文化成绩合格,按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综合成绩(总分100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50)+(高考文化成绩÷文化满分×50)。当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专业成绩、文(理)科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顺序排序(综合改革省份当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专业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科目顺序排序),择优录取。

三、表演专业录取规则。高考文化成绩合格,按考生的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当专业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文(理)科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顺序排序(综合改革省份当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专业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科目顺序排序),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含本科国际课程教育项目)专业只录取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满分70%且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进行专业调剂录取,请谨慎填报。

第二十二条 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规则按《厦门理工学院2020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新疆班等录取规则按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有关招生政策执行。

厦门理工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气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工学材料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电子封装技术(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交通运输(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水务工程(本科)工学水利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工学水利类
城市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物流管理(本科)管理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知识产权(本科)法学法学类
投资学(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工业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厦门理工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厦门理工学院高考填报志愿后,录取结果通常在15天到一个月内可查询,具体时间因录取批次而异。

主要批次查询时间节点

1. 本科提前批

一般为填报志愿后15天左右公布结果(最早7月中旬可查),适用于军校、公安类院校、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

2. 本科普通批

填报后约25天(通常7月下旬)公布,包含重点本科院校及部分热门专业。

3. 高职专科批

专科批需等待3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而高职专科批结果多在8月中旬公布。

厦门理工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成为“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的前身鹭江职业大学,1981年10月15日与厦门经济特区同年同月同日诞生,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并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3年,获批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发改委“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全国100所)。201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66所)。2018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育项目。2022年获批为福建省A类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2023年成为福建省首家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部省协同试点高校。

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软件工程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9个院、部。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和艺术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会计、戏剧与影视、设计和体育等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含研究生、留学生);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12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6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5%,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近150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校确立了“优势的工科、特色的文科、扎实的理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材料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类、城乡建设与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8个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1个省级高原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级应用型培育学科,正在建设省一流应用型高校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培育)三大主干学科及支撑学科。近两年,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连续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中外合作、闽台合作等多种培养方式,致力于培养造就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核心能力为一体,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留厦就业率近60%,位居厦门本科高校前列。

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自2017年以来,已获各类学科竞赛奖项6900余项,国家级奖项超3360余项,学生获奖万余人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2016-2020年、2017-2021年、2018-2022年、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我校连续五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重点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近400项。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20个;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厦门市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水平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113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5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1个、省级2个;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6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8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省级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点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62项;国家级教材4部、省级教材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4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385项、省级616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5项。8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住建部专业评估,通过认证数量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开展“温情三部曲”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了以“星级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周末文化集市”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积极建设线上线下服务育人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加强学生素质养成,培育阳光健康人格。

学校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级新型智库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研究创新团队6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29个。201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8项,学校科研到账经费达6亿,其中横向科研经费4.2亿。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7项,授权发明专利963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854篇。

学校服务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在厦门高校中率先启动实施服务海西/厦门行动计划和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深入开展“主动服务厦门发展年”“服务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理工行动年”活动;与厦门轨道集团、盈趣科技、宸鸿科技、冠捷科技、天马微电子、厦门翔业集团、厦门通耐钨钢、厦门宏发电声股份、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ABB等30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山海协作”,与龙岩市等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驻地服务机构,为闽西南地区的科技企业、产业管理部门和工业园区提供科技服务;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与中国航天集团、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冠捷显示器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多项项目获得工信部立项,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共与60多所国际优质大学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中外人才联合培养,与俄罗斯、巴西、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共建“高端轴承研究中心”“金砖经济研究中心”“工业物联网研究院”等多个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厦门市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基地建设,成功入选为“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联盟单位”“金砖示范单位”。实施高端外专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请计划,招收侨生、港澳台地区学生和国际生到校学习。在闽台合作上先行先试,与30多所台湾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不断创新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台湾铭传大学共建“海峡商贸学院”,与逢甲大学等合作“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宸鸿科技集团开启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获批为“厦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示范校”“厦台产教融合办学试点学校”。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连续五届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等。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等工作多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根据上海软科发布的“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学校综合排名居于全国第273位,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排名第126位,在省内上榜院校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学校位列全国理工类院校第25名,省内排名第3,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等11个应用型专业全国排名第1名。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2025年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淮南师范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

2025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