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投档:部分省份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正式投档前,省教育考试院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进行模拟投档。确定投档比例: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调整计划,确定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据此进行正式投档。高校阅档:高校下载考生电子档案审阅,确定拟录取和拟退档名单上传至考试院。
准备阶段:院校的有关设备须与省教育考试院录取专用的服务器连通。院校需核对招生计划、了解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和规定,并确定合理的调档比例。
投档阶段: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通过计算机网络向院校投档。不同省份和批次的投档规则有所差异,如山东省普通类提前批 A 类非平行志愿部分,原则上按招生计划 1∶1.2 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而提前批 B 类平行志愿部分则按招生计划 1∶1 投档2。
下载、阅档阶段: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院校下载并审阅报考本校的考生电子档案,根据招生章程对考生情况进行审核。
退档阶段:学校根据招生政策、本校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的考生及其专业,并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拟退档的考生名单。省教育考试院会对学校提交的拟退档名单进行复核,将退档理由不成立或不充分的考生名单退回院校,由高校重新审核。
录取阶段: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与院校招生工作人员核对、确认录取新生名单。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后,高校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
征集志愿阶段:在统招录取工作结束后,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省教育考试院会组织公开征集志愿,进行补录。
发放通知书阶段:高校根据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录取名单,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等待接收即可。
录取原则
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
学校负责、招办监督: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决定是否录取及所录专业。省级招办负责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规行为。
录取方法
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各省级招委会根据高校在本省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并确定各批次或相应招生类型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投档:省级招办按投档规则和高校的调档要求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2025年起,部分省份如四川实行“3+1+2”模式,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
择优录取: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对于符合加分或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定向就业招生录取: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原则上同时进行投档录取。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由省级招办补充投档,高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