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民族服装与饰品(专科) | 文化艺术 | 民族文化艺术类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化工安全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煤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新能源装备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电设备类 |
发电运行技术(专科) | 能源动力与材料 | 热能与发电工程类 |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煤炭类 |
城乡规划(专科) | 土木建筑 | 城乡规划与管理类 |
智能焊接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分析检验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视觉传达设计(专科) | 文化艺术 | 艺术设计类 |
建筑室内设计(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计类 |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电子信息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中文(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应急救援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安全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建筑消防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筑设备类 |
工程造价(专科) | 土木建筑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煤炭类 |
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科) | 资源环境与安全 | 煤炭类 |
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 生物与化工 | 化工技术类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是原伊克昭盟师范学校、教育学院、电大,2000年合并组建鄂尔多斯教育学院,200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于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的国家4A级旅游城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平安校园、鄂尔多斯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校园总占地1015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一期已建成14.3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22万平方米,其中办学条件提升项目(8.24万平米)和汽车产业实训中心(2.38万平米)有望于2024年开工建设。现设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资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和基础部、思政部9个教学系部及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现有各级各类高职学生5504人、电大学生3400余人。现开设招生专业34个,以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紧扣自治区16条重点产业链和鄂尔多斯市培育的4大类产业集群、18条主导产业链,对标“风光氢储车”等产业集群,专业与鄂尔多斯重点产业链匹配度达97%。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正式教职工438人,其中专任教师35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60.9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教师256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3(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108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自治区技能大师7人、草原英才1人、教学名师6人、教坛新秀12人、优秀教学团队4个,鄂尔多斯草原英才11人,鄂尔多斯英才11人,鄂尔多斯青年优秀人才3人。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努力建设“双高校”。4个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获批自治区职业院校首批特色“双对接”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SGAVE)项目。现正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6个重点专业群,积极推进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3个本科专业建设。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组织承办和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九届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中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教学成果获得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2054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6.35%,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区内外12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牵头组建内蒙古现代化煤炭开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5个职教集团(鄂尔多斯化工职教集团、汽车职教集团、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新能源职教集团、智能制造职教集团)、6个产业学院(创融化工产业学院、奇瑞汽车产业学院、隆基新能源产业学院、远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联通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达拉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不断健全完善联合培养、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与30多家企业合作,常态化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交流、深入对接,与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鄂尔多斯分中心,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杭电鄂尔多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中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华中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合作精品示范项目。
学院坚持育训并举,打造社会服务品牌。牵头成立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学会和职业教育研究所,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挂牌成立内蒙古工匠学院、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学院、鄂尔多斯工人科技大学、鄂尔多斯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学院,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开发11个方面73项培训内容,对在校学生、企业在职员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等进行定向、订单、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已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大力开展开放教育,开设相关专业70个,建成电大书屋48个,获批建设鄂尔多斯城乡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作出了应有贡献。
学院坚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传承创新。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牵头成立鄂尔多斯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建设,不断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
下一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集中精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群),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全链条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