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放榜后,不少广西考生把“复读”提上日程。2025年广西首次执行新高考“3+1+2”模式,复读政策也随之出现三大变化:公立高中全面禁招复读生;部分军校、公费师范和八年制医学专业不再接受往届生;同分录取时应届生优先。面对新规,只有吃透政策、选对学校、精准提分,才能让复读这一年真正“翻盘”。
广西教育厅已明确,2025年起公立普通高中一律不得开设复读班或插班招收往届生。这意味着想复读必须转向:
经教育部门年检合格的民办高中;
持有“办学许可证”的复读培训机构;
自学后以社会考生身份到县区招生办报名高考。
选择时务必核验学校是否具有“往届生高考报名点”资格,并实地查看师资、管理和历年提分数据,避免高价低质的“培训班陷阱”。
广西2025届是首届新高考,复读生最担心科目和教材变化。官方给出的衔接方案是:
原选考科目可继续沿用,已通过的合格考成绩仍然有效;
若想更换选科,必须重新参加对应科目的合格考,否则新科目成绩无效;
旧教材知识点覆盖率约85%,建议暑假完成差异补修,9月开学直接切入一轮复习。
复习策略上,语文新增“群文阅读”,数学强化“19题综合建模”,英语写作改为“读后续写”,都需提前适应。
虽然复读资格依旧开放,但录取环节存在硬性壁垒:
军事、公安、消防、公费师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等类别明确只招应届生;
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部分强基计划高校在同分投档时优先录取应届生;
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要求户籍与学籍连续3年,复读期间若迁户将失去资格。
因此,决定复读前先用官方招生章程做一轮“志愿体检”,确认目标专业是否受限,避免一年辛苦后仍被拒之门外。
成本:民办复读年均学费2.4万—4.5万元,加上住宿资料费总支出约3.5万—6万元,家庭须提前规划。
心理:复读中心理落差最大出现在11月和次年3月,建议学校配备专职心理老师,每周一次团辅或个辅。
提分:根据2024届数据,数学、英语是提分最快学科,平均可提升25—40分;选科物理、生物靠实验题抢分,政治、地理需关注新教材新增模块。选择机构时重点考察“人均提分”和“高分段占比”,而非单纯看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