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的齐国,有一对挚友,名为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管仲家境贫寒,还需赡养母亲。鲍叔牙得知后,便邀请管仲一同投身商海。在经商过程中,由于管仲资金匮乏,几乎全部本金均由鲍叔牙慷慨解囊。
然而,盈利之后,管仲所得却较鲍叔牙更多。鲍叔牙的仆人目睹此景,不禁言道:“管仲实为奇异,投入本金少于我家主人,分配利润时却取之更多!”鲍叔牙闻言,对仆人说道:“不可如此言说!管仲家境贫寒,又需赡养母亲,多取一些并无大碍。”曾有一次,管仲与鲍叔牙并肩作战,每逢冲锋,管仲总是匿于阵后,众人遂指责管仲:“管仲乃贪生怕死之辈!”鲍叔牙立即为管仲辩解:“尔等误解管仲了,他并非惧死,而是需保全性命以照顾老母啊!”管仲听闻后感慨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后来,齐国国君逝世,公子诸继位,诸整日沉溺于享乐,不理政事。鲍叔牙预感齐国将陷内乱,于是带着公子小白逃往莒国,而管仲则护着公子纠逃至鲁国。
未几,齐王诸遭人杀害,齐国果真陷入内乱。管仲欲除小白,以助纠顺利登基,可惜在暗算小白时,箭矢偏斜,仅射中小白的衣带,小白幸免于难。此后,鲍叔牙与小白较管仲与纠更早返回齐国,小白遂登上齐国国君之位。小白登基后,欲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才能均胜于我,应请他担任宰相才是!”小白闻言惊道:“管仲欲取我性命,他是我的仇敌,你竟让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道:“这不能怪他,他乃是为了助其主纠才如此行事啊!”小白听从鲍叔牙之言,邀请管仲回国担任宰相,而管仲也确实助力小白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管仲曾言:“我昔日贫困时,曾与鲍叔共同经商,分配钱财,我取之多,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晓我贫困啊!我曾为鲍叔办事,结果却使他境遇更为艰难,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明白时运有起有落。我曾三次为官,三次被国君罢免,鲍叔不认为我无才,他知晓我未遇良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逃遁,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晓我家中有老母。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献身,我却身陷囹圄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知羞耻,他知晓我不以小节为耻,而以功名未能显扬于天下为憾。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鲍叔举荐管仲后,自己甘愿位居其下。鲍叔的子孙世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封地绵延十多代,常常成为显赫的大夫。世人无不赞誉鲍叔的识人之明,而非仅仅称颂管仲的才能。
此后,人们称赞朋友间深厚的友谊时,便以“管鲍之交”为典范。
1.管鲍之交的故事
7.手不释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