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 具体怎么解释

文/残血狂魔

脍炙人口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

脍炙人口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脍和炙指的是两种肉,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脍,细切的鱼、肉等食材;“炙”是会意字,亦即是要用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去体会它的意思。即明火烹饪,指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释义

【汉语文字】:脍炙人口

【汉语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词语解释】: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字词解释】: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喜欢吃。

【成语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

【成语性质】:褒义词

【近义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妇孺皆知、人人皆知

【反义词】:平淡无味、鲜为人知

小编推荐

1.福建高考成绩排名131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2.2025年337分能考什么综合类大学 哪些大学值得报

3.2025年429分在湖南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4.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5.湖南高考成绩排名129000名左右报什么大学好(2025年参考)

6.2025年383分在辽宁上什么大学好 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7.2025高考体检4和5专业受限什么意思 哪些专业不能报

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怎么样 录取分数线多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