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从此,使得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因为昭君不是一个北上匈奴的,她带着中原所有的文化,所到之处,无不春暖花开,她一个人影响着整个匈奴以及中原全人民的生活,她让一个太平盛世,在这一片不宁静的天空中漫延开来,王昭君为实现汉朝与匈奴的和睦相处而远嫁匈奴,开创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
昭君出塞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她不仅有惊人的美丽,而且负有替汉家君王传播光明和番宁胡的重大使命。
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汉朝觐见大汉皇帝刘奭,请求与大汉和亲,增进两地往来,共促繁荣。汉元帝念其求亲诚恳,再者,汉朝内部矛盾重重,国力也不再像从前,便应允了他。
汉元帝虽然应允了匈奴单于的和亲,可是他并不舍得自己的公主远嫁匈奴受苦,于是便想在后宫之中寻找一名女子,自愿嫁到匈奴去。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是真正受到皇帝垂怜的屈指可数,大都在宫墙内里等白了头发。听到有机会出宫,很多人都欣喜若狂,但是知道去地是不毛之地,便都生了退意。王昭君是她们中唯一一个主动请缨的女子,众人都很是不解,如此颜色的女子,怎会甘心去那荒凉之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昭君去意已决,就真的随着匈奴单于北上塞外了。
昭君出塞,在汉匈双方都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为安宁、和谐。昭君出塞结束了数百年来匈奴与汉朝的对抗,建立起和平的少数民族关系。王昭君出塞,也带去汉朝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促进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文化、经济的发展,正如《咏怀古迹》中所写“千载琵琶作胡语”。昭君出塞,也为汉匈关系播下了友好的种子,王昭君死后,她的子孙后代也积极的为两地和平关系奔走,所以,王昭君被称为“一代奇女子”一点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