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指的是桂陵之战。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主要和两位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庞涓有关,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术之一,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弱点之处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影响深远,对于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战役的主要人物是孙膑和庞涓,两位杰出的军事家。
在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无法抵抗,形势十分危急。赵王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出了田忌和孙膑率军救援。孙膑分析了局势,提出“围魏救赵”的计策,建议齐军不直接进攻魏军,而是向魏国的首都大梁进军,以迫使魏军撤围回援,从而解救赵国。
齐军按照孙膑的计策,迅速向大梁进军。魏军在攻打邯郸的同时,也感到了来自大梁的威胁,于是庞涓决定回援。然而,孙膑早已在桂陵山设下了埋伏,当庞涓率领的魏军疲惫不堪地撤退到桂陵山时,遭到齐军的突然袭击,魏军大败,庞涓也被生擒。
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充分利用了敌我双方的弱点,通过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策略,成功地把魏军主力牵制在桂陵山,为解救赵国创造了条件。同时,孙膑还通过在桂陵山设伏,成功地击败了魏军的回援部队,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此外,围魏救赵还展现出孙膑的深邃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战术运用能力。他不仅对魏军的动向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还能够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进行正确的战术指挥,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此次战役后,齐国和赵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齐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围魏救赵的战法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广泛借鉴和应用。
孙膑就是看准了魏国内部空虚,才想出了对魏国趁虚而入的方法,从而达到了救赵国的目的。因此避实就虚,击中要害,才是解围的好方法。就像生活中,有时候遇到困难正面迎击得不到解决,逆向思维,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反而更有效。
当然这要做到知己知彼,看到事情有隙可乘,才不会坐失良机。作为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就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7.2025云南艺术统考/联考准考证打印时间什么时间 哪天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