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备受瞩目的神童张炘炀,年仅16岁就成功读完了博士,成为了整个学术界的奇迹。然而,时至今日,这位曾经的光环已经逐渐褪去,他面临着无业的困境,身上只剩下几千块钱的存款。那么,这位曾经的超级神童现状究竟如何?他的故事又能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张炘炀一路高歌猛进,被称为神童。但最终他的博士学业未完成,事业无大作为。其教养方式暴露了中国父母的通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父母的过度控制扼杀独立人格
“父母只有孩子,没有自我。”——记者
张炘炀的父母从他出生起,就严格控制他的生活:夫妻二人从不看电视,以给儿子安静学习的环境;家里很少招待客人,生怕影响孩子;父亲还偷偷藏起儿子喜爱的书《西游记》......
这种管控方式培养出一个天资超群的学生,但同时也扼杀了他独立人格的形成。张炘炀长大后,不但自称“最佩服张炘炀”,还认为住学生宿舍条件太差,要求父母在北京购房。
重视学业忽视心智,理论与现实脱节
“把一个人当作考试机器是很可怕的。”——刘燕
张炘炀的父母一心只想让他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他的心智发育。张炘炀不但在大学时提出“不买房就不答辩”的荒谬要求,还公开批评外地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这充分展现出张炘炀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上的严重缺陷。
过早发展给巨大压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俗语
张炘炀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但在博士阶段却一蹶不振。导师周教授指出,媒体对张炘炀的过度关注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他失去了方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违背这个规律进行的快速冲刺,最终适得其反。张炘炀就是发展过快的典型案例。他的父母应该意识到,博士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给孩子留出自我成长的时间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张炘炀的学术成就足以让他成为整个学术界的焦点。16岁那年,他成功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本科生。此后,他的开挂人生并未停止。
在大二时,他就开始在北航教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被直接保送至硕博连读。而在硕博连读期间,他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学者。最终,他在18岁时成功毕业,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
然而,获得博士学位并没有为张炘炀带来一份理想的工作。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许多公司都认为他年纪太小,经验不足,而拒绝了他。最终,他只能选择在一家创业公司担任研究助理,月薪仅有一万元。这对于一个有着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在公司工作期间,他也并未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仍然在不断地发表论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张炘炀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完成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刻苦努力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在求学期间,他为了节省开支,经常吃方便面、住在地下室。而在工作期间,他也是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都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他看来,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能力提升。
面对当前的困境,张炘炀并未感到绝望。虽然他的工作并不理想,但他依然坚信自己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他的家人也一直在支持着他,鼓励他不要放弃梦想。他的父亲表示:“我们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决定,博士毕业还年轻,完全有时间沉淀自己,我相信他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6.2025年春季韩国国立江原大学(三陟校区)外国人博士申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