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可知,目前我国一共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这份名单查证后发现:南通职业大学并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南通职业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专业层次 | 数量 | 专业 |
---|---|---|
省级(直辖市) | 5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室内艺术设计 |
省重点、培育专业 | 2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省份 | 年份 | 科类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430 | 78049 |
河北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33 | 230259 |
山西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70 | 21532 |
山西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355 | 39796 |
江苏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83 | 23063 |
江苏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30 | 32998 |
浙江 | 2024 | 综合 | 一段 | 492 | 178059 |
浙江 | 2024 | 综合 | 二段 | 471 | 198840 |
安徽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412 | 69217 |
安徽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42 | 204502 |
江西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452 | 59125 |
江西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37 | 162072 |
山东 | 2024 | 综合 | 二段 | 435 | 339616 |
河南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393 | 132909 |
河南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380 | 356412 |
广东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413 | 300991 |
广西 | 2024 | 历史 | 专科批 | 392 | 56726 |
广西 | 2024 | 物理 | 专科批 | 383 | 151171 |
四川 | 2024 | 文科 | 专科批 | 442 | 89146 |
四川 | 2024 | 理科 | 专科批 | 449 | 206774 |
南通职业大学(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办学始于1973年,坐落在江海交汇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省南通市,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举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首批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厚德远志、格物致知”校训,弘扬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坚持“根植南通、服务南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半个世纪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9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全国服务贡献卓越高职院校东部地区50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建有崇川青年路校区、崇川钟秀校区和海门校区,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药品与环境工程、建筑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国际合作教育(外国语)、技师、海门、继续教育、马克思主义等12个学院。校园总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现有教职1000多人、各级各类在校生近20000人。面向江苏、山西、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14个省份招生。专业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管、艺并举”的专业格局,现有50多个专业,其中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政府立项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示范建设重点专业(群)4个。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国家规划教材11部、省级精品(重点)教材41部,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师德好、素质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42名,其中正、副教授比例达到50.09%,青年教师中,硕、博士研究生比例达到81.52%,“双师”型教师占90.47%。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新时代职业学校“三名计划”培养人选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大国工匠2人、江苏大工匠1人、江苏工匠2人、江苏省特级技能大师1人、江苏省技能大师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2人、省产业教授1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4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8人,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支。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开创性提出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课堂与车间、科研与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与工种、老师与师傅、校长与厂长”八个对接的理念,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是南通建筑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中兴通讯、上汽通用、阿里巴巴、施耐德等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培训学院和施耐德电气南通培训中心等。建有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通分中心、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当代苏商企业家精神研究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通州湾江海联动发展研究院”,拥有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预处理及回收、预制式装备建筑施工技术等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每年面向社会培训各类人才6万人次。学校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3+2”分段培养和中高职“3+3”分段培养,架设了中职、专科、本科互联互通,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交互并行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专转本”考试上线率、录取率及高分考生人数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