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学贷款申请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排忧解难。申请学生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被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涵盖本专科、研究生等。同时,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入学前户籍一般应在同一县(市、区),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支撑在校学业费用,且当年未获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申请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入学前户籍在同一县(市、区)。
被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的新生或在校生(含本专科、研究生等)。
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学业基本费用,且当年未获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共同借款人原则上为父母,特殊情况可由近亲属或监护人担任(需满18周岁,户籍符合要求)。
申请流程:
首次申请:登录学生在线系统注册,填信息并提交申请,打印签字后的《申请表》;预申请通过者上传材料,未申请者需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学生与共同借款人带身份证、户口簿、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等材料,到县级资助中心办理;高校于10月10日前录入电子回执。
续贷:登录系统更新信息,填续贷声明后打印《申请表》签字;由本人或共同借款人到原资助中心办理,部分地区支持远程办理。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首次申请: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一同前往双方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比如,户籍在A县的学生,就前往A县教育局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具体地点可通过当地教育局官网或电话咨询获取,部分地区会在政务大厅设置专门窗口办理,像甘州区在滨河新区政务大厅二楼4号厅7-10号窗口,临泽县在政务服务中心二楼25号—28号窗口。
续贷: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一方,持相关材料到原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若所在地区开办了远程续贷业务,借款学生还能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进行线上办理。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入学后,向就读学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学生,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就要通过学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相关手续。需注意,两种贷款方式只能选择其一,已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入学后不能再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