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民航大学(CAUC)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ENAC)联合硕士项目迎来重大政策调整,这一合作项目作为中法航空教育领域的标杆,新规在招生范围、培养模式、学位认证等方面均有突破性变革。以下从项目背景、新政亮点、申请指南及职业前景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解读。
中法两校自2014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已联合培养超过600名航空领域高端人才。2025年适逢中法建交61周年,两国教育部联合推出"航空精英培养计划",该项目被纳入首批示范项目。根据中国民航大学官网最新公告,新政策旨在响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复合型航空人才的需求,同时对接欧盟"单一航空市场"(Single European Sky)技术标准。
法国国立民航大学作为欧洲最大航空专业院校,其空管、航空安全等专业全球排名前五。合作项目采用"1+1"双学位模式,首年在中国完成理论课程,次年在法国进行实践训练,毕业生可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证的CAUC硕士学位和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认可的ENAC专业资质证书。
1. 专业方向扩容
新增"智慧机场管理"与"航空碳中和技术"两个方向,传统优势专业"空中交通管理"招生名额从30人扩至45人。据中国民航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公示,新专业将引入ENAC开发的数字孪生机场管理系统(DTAMS)课程体系,学生可参与巴黎戴高乐机场的智能化改造实战项目。
2. 语言能力要求优化
取消雅思单项不低于6.0的限制,改为总分6.5+航空英语(EAAP)B2级证书的组合要求。百度百家号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2025年起将增设"中法航空术语工作坊",由法国空管专家与国内资深译员联合授课。
3. 奖学金体系升级
设立"中法航空领袖奖学金",覆盖学费的50%-10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航大学招生网明确提到,在"全国大学生空管挑战赛"获奖者可直接获得ENAC提供的1.2万欧元/年的专项资助。
4. 实习机制创新
实行"双导师制+跨国轮岗",学生需在中法各完成至少3个月的企业实践。合作企业新增东方航空技术公司、法国泰雷兹集团等12家单位,实习表现优异者可获直接聘用资格。
网申时间:2024年9月1日-11月30日(比往年提前1个月)
材料清单:新增《航空领域创新潜力评估表》,需提供无人机系统设计、航空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项目证明
选拔流程:初试采用"专业笔试+心理测试",复试增加VR模拟塔台管制实操环节
重要提示:2025年起不再接受跨专业报考,本科阶段需修满40学分航空类课程
根据近三年毕业生追踪数据,65%进入空管局、机场集团等事业单位,20%任职于空客中国、赛峰集团等跨国企业,平均起薪达28万元/年。新政特别规定,完成"航空碳中和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优先参与中欧联合研制的氢能飞机项目。
法国驻华使馆教育处透露,该项目毕业生申请欧盟"蓝色人才签证"将享受快速通道待遇。中国民航局人事司负责人表示,2026年起该项目的空管专业毕业生可直接获得民航局II类管制员执照考试资格。
这一系列改革凸显出中法两国在航空人才培养上的深度融合,也为有志于国际航空事业的学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建议申请者重点关注10月举办的线上招生说明会,届时ENAC教务长将亲自解读课程设置细节。
更多“2025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硕士招生新政策”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