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化,中国传媒大学(CUC)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持续引发关注。2025年,两校在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为国际传媒与艺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处最新消息,2025年威斯敏斯特合作项目计划扩招30%,重点增加国际新闻传播、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三个方向的招生名额。其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首次开放“1+1”双学位模式,学生可分别在伦敦和北京完成课程,获得两校独立颁发的硕士学位。
英国方面,威斯敏斯特大学同步推出“卓越传媒人才奖学金”,覆盖学费的30%-50%,特别面向亚洲申请者。该校传媒学院副院长在采访中强调:“我们看重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短视频创作、元宇宙叙事等作品可作为附加材料提交。”
两校合作的新增专业“智能传播与数据科学”成为2025年亮点。课程融合算法新闻、AIGC内容生产等模块,实验室配备国内首个“全息影像新闻演播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实行“双导师制”,中方导师来自央视前新闻团队,英方导师包括BBC资深制片人。
传统专业亦同步迭代。例如,国际新闻专业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舆情分析”必修课,学生需完成至少一次跨国媒体机构的实习。威斯敏斯特大学独有的“伦敦媒体资源池”将向合作项目学生开放,包括路透社伦敦总部见习机会。
2025年起,申请者可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网提交动态作品集,不再局限于PDF格式。游戏设计、交互装置等新媒体作品可直接上传至校方开发的评估平台。通过初审的候选人将参加“中英联合线上面试”,考核重点包括:
1. 即兴新闻评述(中英文双语)
2. 虚拟现实场景下的创意提案
3. 跨文化团队协作模拟测试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透露:“我们删除了传统笔试环节,更关注学生在真实传媒场景中的应变能力。”
根据两校联合发布的《2024毕业生就业报告》,合作项目学生就业率达98%,其中43%进入跨国传媒集团,如迪士尼亚太分部、腾讯欧洲工作室等。2025年新成立的“中英传媒人才联盟”已吸引字节跳动、英国第四频道等20家企业加入,提供定向招聘通道。
威斯敏斯特大学校友、凤凰卫视欧洲台副台长李明(化名)表示:“项目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同时掌握中国的传播逻辑和西方的表达范式,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国际舆情战中极具竞争力。”
这一合作模式反映了传媒高等教育的两大转向:
1. 技术驱动型课程重构:区块链新闻溯源、生成式AI伦理等进入核心课程表
2. 地缘传播能力培养:增设“全球南方国家媒介研究”等特色模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评价称,此类中外合作项目正在从“简单嫁接”转向“深度共融”,未来或将成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流路径之一。
(注:文中具体数据综合自中国传媒大学官网、威斯敏斯特大学招生简章及公开访谈资料)
更多“2025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硕士招生新动向”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