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建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李杨
专题:

北京建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北京建筑大学录取规则:

北京建筑大学录取规则

八、录取规则:

学校在录取考生时,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在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分批次、分科类、分专业根据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全面审核,择优录取。

学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北京地区第一批录取时,根据平行志愿高分考生的数量情况,预留出20%左右的比例录取平行志愿考生。建议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选择余地较大。

为了方便考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建议报考我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的考生有一定美术基础或美术爱好,我校没有美术加试。

北京建筑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智能建造(本科)工学土木类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城乡规划(本科)工学建筑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导航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交通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类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工学建筑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工学土木类
建筑学(本科)工学建筑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环境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测绘类
测绘工程(本科)工学测绘类
城市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程造价(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工业工程(本科)管理学工业工程类
工程管理(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北京建筑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北京建筑大学简介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25.9万册、可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7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38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1174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467人,硕士研究生3326人,博士研究生171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含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70%位列 B 档次。“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3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5 个,达到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0%。11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在全国建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5项。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连续七次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比一等奖,2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团行动计划’”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连续3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连续3年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785人,高级职称教师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导师11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称号23人次,省部级人才称号146人次。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北京学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1人、世界人居奖获得者1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2个。

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学术和行业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有组织科技创新。现有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2个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国建筑类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建有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系统。学校始终强化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精密测绘与精细重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等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16项;近五年新增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0余项,年均R&D经费超3亿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成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领导小组,发布《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天安门城楼修缮、大兴机场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冬奥会开闭幕式专项技术攻关与冬奥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重大需求项目。助力首都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承担金科新区建设等综合整治与改造提升项目。积极投身城市副中心建设,承担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历史空间活化利用、道路交通规划等项目。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规划需求,完成韧性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举办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设计下乡服务项目获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百余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70多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袁炳麟、高士国、赵冬日、罗玲、包琦玮、沈小克、杨伯钢、刘桂生、胡越、张宇、马海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需求,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题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与48个国家和地区的126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务实推进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已有来自30个国家的91所院校和企业加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类大学国际联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国际学生等方式,培养中外学生近千人。举办的暑期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教育品牌项目。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高质量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作为唯一市属高校受邀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事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获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校园、国庆70周年阅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评“平安校园”考核优秀。

率先建成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实训基地,创新提出“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模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建案例”,入选北京党建蓝皮书。近年来,学校获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创新成果奖4项,成为首个获评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市属高校;获批北京高校党建重点难点项目支持计划1项、“两委一室”委托课题1项、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3项、北京高校党建研究课题13项(重大课题3项、重点课题9项、一般课题1项),实现承担北京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连续11年不断线;入选全市百个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案例1项,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1项、培育项目1项,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做法5项,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案例9项。1个学院、7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2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2名学生党员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个学院、4个党支部、3个项目分别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项目”。获评北京市模范集体2个,北京高校德育先进集体1个,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4个、优秀共产党员6人、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

展望未来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到2035年左右,北建大将基本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全体北建大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科技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普洱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广西艺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