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岭南师范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声声慢
专题:

岭南师范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岭南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岭南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八条 学校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严格遵守教育部、省(区、市)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第十九条 在省(区、市)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在确保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按照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含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分类录取。
第二十条 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可根据各省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及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第二十一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符合本校提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以及本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第二十二条 在广东省,报考本校普通本、专科层次普通类专业,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的考试,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考试,各门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报考普通本科院校普通类专业至少须有2门科目成绩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报考专科院校普通类专业至少须有1门成绩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具体要求以广东省当年招生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第二十三条 在广东省,报考本校普通本、专科层次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考试,且至少有2门科目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报考艺术类(含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考生,参加高考文科类文化课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普通高中学考,参加高考理科类文化课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的普通高中学考;且至少须有2门科目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第二十四条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如下原则录取:
1.广东省农村教师专项计划提前批次。根据广东省投档规则出档后,专业录取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按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录取。
2.广东省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根据广东省投档规则出档后,专业录取先按“专业志愿优先”,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即先按考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未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优先,遵循考生第二至第六专业志愿”的方法录取,即对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二专业志愿,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考生的后续专业志愿。
3.广东省外同一投档批次。根据各省投档规则出档后,专业录取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优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
投档总分相同时:投档总分有对应排位的,排位前者优先录取,当考生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投档总分没有对应排位的,比较单科成绩高低,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文科类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理科类依次比较数学、外语、语文。
第二十五条 体育类及艺术类专业按如下原则录取:
1.广东省农村教师专项计划提前批次。根据广东省投档规则出档后,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录取。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按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录取。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2.广东省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的体育类及艺术类(不含书法学专业)专业。根据广东省投档规则出档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即按照投档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优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投档总分相同时,排位前者优先录取。
3.广东省本科批次的书法学专业。根据广东省投档规则出档后,学校对投出档案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后得出综合分,按综合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综合分相同时,则专业术科分高者优先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分=文化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30%+专业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70%。
4.广东省外的本科批次。根据各省投档规则出挡后,学校对投出档案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后得出综合分,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即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优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额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若综合分相同时,则专业术科分高者优先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分=高考文化课成绩×30%+术科统考成绩×(750/生源省术科统考满分)×70%。
第二十六条 在内蒙古自治区录取原则单列,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二十七条本校烹饪与营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
第二十八条 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调剂到计划有空额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业录取,文理类和广东省的体育类及艺术类(不含书法学专业)专业按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到低作调剂录取,广东省书法专业和省外的体育及艺术类专业按学校综合分从高到低作调剂录取;考生不服从调剂的,或服从调剂但是不符合计划有空额专业相关要求的,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九条 学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语种,非英语语种考生须慎重报考。
第三十条 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在各省份执行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布的加分项目及分值。加分分值适用于投档及专业分档。符合国家和省(区、市)招生办公布的优录条件考生,本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考生学业水平成绩的要求,按各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的选科要求按照公布的选科要求执行,录取原则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岭南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体能训练(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人工智能(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广播电视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本科)工学海洋工程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书法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林(本科)农学林学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软件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工学材料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地理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机电技术教育(本科)工学机械类
财务会计教育(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科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特殊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岭南师范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岭南师范学院简介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03年改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是为我校师范教育之始,后历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入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历史悠久,屡获殊荣。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2000年,学校是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列入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7年被推选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3年发起成立全国海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联盟,成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简称“湛江湾实验室”)共建单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20多名,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00多名,双师双能型教师770多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50多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0多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近100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0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科专业体系完备。设有32个二级学院(含挂靠)。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省重点学科经考核获“优秀”等次。现有本科专业76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5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物理学)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校面向31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8000多人。

科学研究成效显著。建有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4个以及湛江市科研平台9个。设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红树林研究院、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岭南文化研究院、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等校内研究院(中心)9个,其他校级研究所等平台84个。近五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省部级项目299项;2020年获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4项,位列全国第65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202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8项,位列全国121位。获授权专利近8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及全国行业学位协会奖励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办学资源丰富。校园占地面积2580亩(包括寸金校区、湖光校区和椹川校区等3个校区),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300多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1400多种,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60个,电子图书330多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130多万册。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智能电气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省级产业学院3个(智能电气现代产业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教育数字化产业学院)。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建有省级教学平台14个。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19年,4名校友分别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毕业生考研录取率10%左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疆、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对外合作交流广泛。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800多人。同美国、英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80多所境外高校、教育机构、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合作举办“亚洲潜水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并升格为“孔子学院”;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与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等合作举办“水产国际商务学院”;与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东岛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学院”;与紫光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伟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智慧教育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紧密协同,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拓展办学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兰艳泽、校长阳爱民。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科技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普洱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广西艺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