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医科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回头辗转过去
专题:

广西医科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广西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广西医科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工作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
第十条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学校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严格按照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若仍有部分专业未满额,在征得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和人数,进行“征集志愿”录取。如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无法被录取,对服从专业调剂的,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计划未满额的专业;对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顺序志愿录取规则:学校采用“志愿优先”的原则,对报考我校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当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依次类推。
第十一条 实施高考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规则和程序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为准,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须满足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二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加分与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三条 投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投档。
第十四条 入学后,我校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语种。
第十五条 学校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要求报考医药类专业的考生无色盲、色弱。对体检不符合招生条件的考生,我校概不录取;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复查,对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同时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考虑,对报考我校医药类专业考生的身体状况提出以下规定:
(一)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以及面部有明显缺陷的考生慎报我校医药类专业。
(二)患有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我校不予以录取。
(三)口腔医学专业不录取左利手考生;
(四)护理学(本科)、助产学、护理(高职)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55cm,男生身高不低于166cm。
第十六条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在本科第一批次招录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生源不足时,学校将减少录取计划。凡第一专业志愿填报我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而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专业志愿的正常录取。
第十七条 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属于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只在广西招生。该专业单设志愿,在本科提前批录取,执行本科第二批资格线。此项目根据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优先录取定向县(市、区)生源,定向县(市、区)生源不足的,可在同一地级市范围内征求其他有志愿考生意见,对同意调剂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补足缺额。经在同一地级市内调剂录取仍未能完成计划的,视情况进行征集志愿。学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与我校和县(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第十八条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安排在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录取,执行本科第一批次资格线。
第十九条 学校同时招收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和少数民族预科生。
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招生,且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考生:(一)应届高中毕业生;(二)农村户口;(三)老、少、边、山、穷县(市、区)的少数民族。安排在本科第二批预科批A类批次录取,可享受免除读预科一年学费的优惠政策。
少数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所有少数民族考生招生,安排在本科第二批预科批B类批次录取,考生入学后根据规定按学年收取学费。
被录取的预科生到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习一年。学习期满,考核合格者将依据相关规定,分配到我校除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外相关本科专业学习。
第二十条 各专业新生均按所录取的专业报到,入学后原则上不再进行专业调整。如确有转专业需求的,本科学生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执行,高职(专科)学生按《广西医科大学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转专业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录取名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向考生公布,同时在学校本专科招生网公布。

广西医科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工学生物医学工程类
医疗保险(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养老服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智能医学工程(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医学实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儿科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助产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临床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法医学(本科)医学法医学类
医学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中药学(本科)医学中药学类
药学(本科)医学药学类
护理学(本科)医学护理学类
口腔医学(本科)医学口腔医学类
精神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医学技术类
麻醉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医学影像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本科)医学临床医学类
妇幼保健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本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广西医科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10-15天内可查询,不同批次、地区和院校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

1、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差异

录取批次决定查询周期。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如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各批次填报与录取时间不同。例如,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可能在一周内公布,而本科普通批通常需10-15天。

2、省份和招生政策影响进度。不同省份的录取进度受考生数量、招录流程复杂度影响,例如人口大省的本科批结果可能晚于其他省份1-2天。2025年起全国多地实施新高考政策,合并录取批次后,部分省份的查询时间可能相对集中。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南宁-五象校区(在建)和玉林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高校。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2023年,作为广西仅有的两所高校之一入围2023软科世界大学排名1000强。2024年,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21名、中国大学参考排名第160名。

    教育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个和二级学院19个,建有实践教学基地170个,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和临床实习基地13家。学校建有目前为止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称号。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教职工3346人,其中,专任教师2436人,具有博士学位1234人,占比50.66%;正高职称835人,占比34.28%;副高职称959人,占比39.37%;硕士生导师1539人,博士生导师35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75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杰出人才1名,广西八桂学者11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6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学校现有在校各类学生6115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840人,研究生9697人(全日制研究生5873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824人),高职高专生7641人,中职生5484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611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19884人。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2个国家。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覆盖医学学科和本科招生专业。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897位,居全球前1.4‰。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2个,培养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临床医学(2011年)、护理学(2011年)、口腔医学(2015年)、药学(2023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3年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通过教育部新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近五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7个,一流本科专业学生数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比例接近85%。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8项。2018年,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1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1门、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案例3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

    优势特色鲜明,科研成果丰硕。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特色优势显著,在地中海贫血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器官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以及新发传染病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奖等440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项。其中,“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86项、发表英文高水平论文5519篇,包括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学校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种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学校先后与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共约50余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开展与“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设有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和培训中心、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平台。各直属附属医院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医疗合作平台,建设有中国-东盟医疗保健中心(广西)和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学校连年获评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成为中国-东盟开放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20余万名。“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和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2010年、2018年两次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全科医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21年成为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和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近十年本科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30个百分点,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99%以上。学生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银奖3项、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队特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1项、国家级铜奖11项等100余次国家级学生赛事奖项。2016以来共获得国际体育赛事冠军1次、亚军1次,国家级体育运动竞赛前三名56次。2008年至今连续16年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2009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作为全国第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育部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回归初心、以人为本、遵循规律、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学校发展新思路,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弘医”校训精神,抓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大力实施“十大行动”和党建“六大工程”,积极创建“双一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区域国际知名度高的国内同类一流大学新篇章!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山东科技大学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普洱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广西艺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11吗还是985 怎么样值得读吗及学长学姐评价

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