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新疆农业大学录取规则:
第三章 招生录取
第九条 新疆农业大学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录取体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
第十条 新疆农业大学录取批次,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新疆农业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据生源情况设定提档比例。
第十二条 按照教育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要求,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员项目(排球)的考生,需提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测试,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合格者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后方可填报我校,高考成绩和体育专项测试成绩均合格者,我校将根据体育专项测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十三条 进档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情况下,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顺序,优先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即填报专业志愿考生的优先级大于服从调剂考生优先级;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理科类考生按照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单科成绩从高到低优先原则,文科类考生按照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单科成绩从高到低优先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第十四条 凡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规定加分条件的考生,我校在录取时均按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对少数民族地区、国贫县、区贫县考生和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照顾幅度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所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我校公共课程中的外语为《大学英语》,请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慎重填报。
第十七条 报考英语专业的普通类和单列类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95分;报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普通类和单列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不得低于50分,双语类考生的数学单科成绩不得低于45分;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双语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不得低于40分;报考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双语类考生,数学单科成绩不得低于40分。
第十八条 报考我校的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标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专业,按照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政策执行。“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按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政策执行。
第二十条 我校开设中英本科国际教育项目专业: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俄语)。以上专业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报到入校后一律不得转专业,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报考中英本科国际教育项目专业: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普通类和单列类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第二十二条 我校2020年面向普通类和单列类考生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有6类:林学类(包含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植物生产类(包含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艺)、动物医学类(包含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包含环境科学、生态学、草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机械类(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十三条 学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学生以下方面进行复查: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五)特殊类型录取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复查中发现学生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可以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保留入学资格。复查的程序和办法,由学校规定。
第二十四条 定向就业招生按教育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规定执行。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生物育种技术(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智慧水利(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智慧林业(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智慧农业(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土地科学与技术(本科)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马业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草坪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草学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森林保护(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水产养殖学(本科) | 农学 | 水产类 |
农业水利工程(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农业工程类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动物科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生产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 | 农学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园林(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草业科学(本科) | 农学 | 草学类 |
物流工程(本科)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交通工程(本科) | 工学 | 交通运输类 |
交通运输(本科) | 工学 | 交通运输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园艺(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动物药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动物医学(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药学(本科) | 医学 | 药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机械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水利水电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林学(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植物保护(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农学(本科) | 农学 | 植物生产类 |
城市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生态学(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环境科学(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国际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应用气象学(本科) | 理学 | 大气科学类 |
动植物检疫(本科) | 农学 | 动物医学类 |
生物技术(本科) | 理学 | 生物科学类 |
应用化学(本科) | 理学 | 化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汉语言(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经济学(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座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脚下,巩宁古城遗址上的新疆农业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谢树青教授,校长蒋平安教授。
学校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学校隶属于新疆军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首任院长为涂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由王震、王恩茂等同志任命;第一副院长杨捷(时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第二副院长孟梅生由彭德怀和习仲勋同志任命。1958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4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国家林业局共建。学校现有老满城、亚心、陆港、天格尔等四个校区,谢家沟草地试验站、呼图壁牧草试验示范站等7个校属实习基地和42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中,老满城校区(校本部)占地面积约1500亩,亚心校区占地面积约500亩,陆港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天格尔校区(实习林场)占地面积约15万亩。
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节约型机构示范单位,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首批自治区党建示范高校。1个基层组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基层组织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2个国家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6个基层组织获自治区级、教育系统“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3个自治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8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6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建校70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培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勇于创造的卓越品质;屯垦戍边、稳疆兴疆的家国情怀;对党忠诚、政治建校的红色根基”为主要内涵的红色基因,始终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坚持“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明德笃志、励学竞业”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大精神,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硕、博为一体的全学段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24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中。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双万计划”,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围绕现代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领域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水利水电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3个(森林培育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生态学、果树学),自治区“十四五”高等学校院士支持计划依托学科1个(水利工程),自治区“十四五”优势学科1个(畜牧学),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5个(草学、兽医学、作物学、农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农业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现代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实验室、新疆果品加工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5个。聚焦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有新疆枣产业研究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分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674人,专任教师1079人,其中教授145,副教授360,具有博士学位的444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入选国家人才专项计划5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教师4人,农业农村部岗位科学家2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2人、博士后国际交流人才1人,香江学者1人;有“天山领军人才”、突出贡献专家、教学名师等自治区级人才称号获得者305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黄大年式”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林草局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4人,自治区教学能手12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学校现有学生35026人,其中博士生385人,硕士生5132人,本科生28096人,成人教育学生1413人。建校至今,学校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共识,推进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人才。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自身农业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成功解决水利工程排沙难的世界性难题;“乳用马、肉用马新类型培育及产业化示范”成为首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乳用马和肉用马新品系;培育的“新疆细毛羊”成为天山南北牧民增收致富的源泉;“红优二号西瓜新品种”成为全疆瓜类主栽品种,享誉全国;“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创造了单产、总产、面积、高等级优质棉、病虫防治、肥料利用率、节水等7个全国第一。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529项,新疆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5项,累计到位经费近10亿元。近五年到位科研经费连续突破1亿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8项(其中,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2项)。登记科技成果110项,审定新品种26个,授权专利654项(发明专利210项)、软件著作权539项,认定地方标准69项。育成“雪香”梨、新大豆27号、新农大棉1号、4号等新品种,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学校在办学实践过程中,聚焦全面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人才培养、专业布局、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新农科教育改革创新,牵头组建“新疆新农科教育联盟”,探索出一条“突出特色、扎根实践”的新农科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共融、实现政行校企协同发展。成立“新疆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6个,积极开展涉农科技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现代葡萄酒产业学院、马产业学院、棉花产业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学校将人才、科技、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探索出“1+4+N”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一线快速转化,持续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学校2次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1名教师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名教师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奋进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
学校始终坚持扩大教育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加速国际化进程。不断优化留学生结构,加强涉农等优势学科学历生的招生,规范留学生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教学及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学习,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稳妥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巴基斯坦建成的孔子学院成为全球100所示范孔子学院之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学校“中亚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新疆-中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心”“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科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院校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走进新时代,新疆农业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践行胡杨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筑牢红色根基,突出农业特色,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勇于创造、真抓实干,加快建设一流农业大学,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做出农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