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民族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文/深夜的树阴
专题:

云南民族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云南民族大学录取规则:

云南民族大学录取规则

录取规则:

第五条 进档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如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能录取,符合调剂的,调剂到未录满专业;不符合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六条 投档成绩相同的,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同投档成绩、同为少数民族的,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顺序择优录取。

第七条 在云南省招生若需征集志愿时,二本批次文史类、理工类只征集少数民族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

第八条 认可各省级生源地的政策性加分。

第九条 除公共事业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方向)只招男生外,其它专业无性别限制。

第十条 部分专业加试要求。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须参加生源地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

外语类专业需参加生源地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且成绩合格。

民族班专业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本民族语言口语测试且成绩合格,或参加藏文加试。

本条上述专业外,不作加试要求。

第十一条 除外语类专业考生外语语种限英语外(日语专业外语语种也可为日语),其余专业不限外语语种。但学生入学后公共外语课教学只开设大学英语。

第十二条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在文化考试与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同专业成绩、同为少数民族的,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

第十三条 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只招收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甘肃省、青海省少数民族考生。

第十四条 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其中,舞蹈学专业普高招生体格检查身高男生不低于167厘米,女生不低于157厘米。

第十五条 有选考科目要求的,须符合我校在各生源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第十六条 江苏省按“先高考投档成绩后等级”的规则录取。考生2门选测科目均不能低于B级。当高考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选测科目等级较高者。

第十七条 “全国联招”、“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武术单招”等招生工作事宜按照我校已公布的招生办法执行。

云南民族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工艺美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尼泊尔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经济统计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广播电视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经济与金融(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秘书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药物分析(本科)医学药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僧伽罗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制药工程(本科)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土木工程(本科)工学土木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民族学(本科)法学民族学类
历史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环境科学(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技术(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泰米尔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普什图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马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孟加拉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菲律宾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越南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印地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印度尼西亚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柬埔寨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缅甸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老挝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泰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乌尔都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编辑出版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法学政治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人类学(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社会学(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经济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社区矫正(专科)公安与司法法律执行类

云南民族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云南民族大学录取结果一般在投档后3-10个工作日可查询,具体时间因批次审核进度、退档处理等因素有所差异。

影响录取结果查询时间的核心因素

1. 高校审核流程耗时

投档后,院校需审核考生成绩、专业要求、体检信息等档案材料,常规审核需3-5个工作日,但遇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调剂或退档争议等情况,审核周期可能延长至10天。

2. 批次类型差异

提前批:因涉及特殊招生类型(如艺术类、军校等),审核流程更复杂,通常需5-7天。

普通批次:多数院校在3-5天完成审核。

征集志愿批次:因需汇总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名单,结果更新可能延迟1-2天。

3. 退档及调剂处理

考生若未服从专业调剂或被退档,需等待退档流程结束后重新进入征集志愿流程,此阶段可能额外增加1-3天等待时间。

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多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化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点,1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开设7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有41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民族药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基材料绿色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近五年,学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110项,立项数稳定保持全省高校前三。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等合计约3.4万人。现有教职工191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1人、副高级职称447人、中级职称626人、初级及以下职称321人,具有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899人。学校现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支持计划”13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33人。

学校占地256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10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万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55.5万册,电子图书107.11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权威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集群化试点项目,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与中国工程院院刊集群的“创始成员刊”,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西部科技期刊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等称号。

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学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始终肩负起高等教育工作和党的民族工作“双重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团结进步的民大精神融入到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努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民大智慧。学校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2016年、2023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是“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2024年,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泰国诗琳通公主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近百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8国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团”“20国记者团”等众多国外政要、学者、记者均到学校实地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和政策,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校始终坚持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秉承“明德敦睦、弘道至善”的校训精神,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云南跨越发展。以外国语与南亚东南亚学院、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体育学院(中印瑜伽学院、国际太极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云南民族干部培训基地为经,以语言文字、职业技能、传统文化、 国际传媒、政党干部培训为纬,构建“五位一体”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学校致力于播撒友谊的种子,开设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尼语、印地语、孟加拉语、菲律宾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尼泊尔语、乌尔都语等14个南亚东南亚国家15种官方语种专业,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云南白药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学校建设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并以此为基础成立澜湄职业教育联盟。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设立5个境外基地,在云南省沿边地区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共设立12个澜湄职业教育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9万余人次的技术技能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机构,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同时,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及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及教育部“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作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党的民族工作的忠诚实践者,云南民族大学将牢记嘱托,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感恩奋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政治立校、学科优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依法治校、文化润校、开放办校、服务塑校高质量发展九大战略目标,凝心聚力建设全国一流民族大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党领导民族高等教育的坚强阵地,各民族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窗口。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2025年武汉体育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沈阳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黑龙江财经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湖南女子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