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七、录取规则
1.学院执行教育部及各生源省(市、区)的有关招生政策,实行“学校负责,招生管理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
2.严格按各生源省投档原则接收考生投档,在第一志愿未满额的前提下,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3.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由学院根据专业志愿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院根据考生成绩和各专业具体情况调剂到相应专业;如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按退档处理。
4.在已投档考生中,按相关规定录取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
5.执行各生源省招生管理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
6.报考我院的考生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7.学院各专业招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8.学院招生无外语语种限制,各专业外语课程统一为英语。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 | 交通运输 | 道路运输类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科) | 交通运输 | 铁道运输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小学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航空装备类 |
社会体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学前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音乐教育(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教育类 |
中文(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语言类 |
社区康复(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服务类 |
行政管理(专科) | 公共管理与服务 | 公共管理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专科) | 旅游 | 旅游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电子商务(专科) | 财经商贸 | 电子商务类 |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 | 财经商贸 | 财务会计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 电子信息 | 计算机类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汽车制造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自动化类 |
数控技术(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科) | 装备制造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 | 土木建筑 | 土建施工类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大学录取结果一般需要14-30天公布,具体时间与录取批次、省份招考进度和高校类型密切相关。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的基本规律,高校录取结果公布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提前批(如强基计划、军事类院校):通常在高考结束后的7-10天内完成投档与结果公示;
本科批次:多数省份集中在高考后14-21天公布,部分省份因考生规模或政策差异可能延长至25天;
专科批次:一般在本科批次结束后15-30天内完成录取结果发布。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简介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第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坐落于著名的“航天城”、“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市。学校现设“六院、一部、三所”: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未来教育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政基础部、民族文化研究所、彝族红色基因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所。
学校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五个对接”办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能力赢市场,着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办学多年来,学校为合作企业和当地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持续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实现了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整体教学、生活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加现代化、更加前沿的学习环境。以“信息化平台+”数字决策、数字教学、数字管理、数字服务、数字生活为建设目标,完成了校园监控系统、音乐艺术教学中心、IP广播系统、智慧语音教室、标准化考场建设工作以及数字教学资源的更新,学校发展迈入快车道 。
学校坚持立足专业、面向行业、服务企业、促进就业的办学理念,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学校与3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与凉山州煜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建成整个攀西地区最大的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群校内实习实训及产教融合基地,与攀钢工程公司共建攀西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2个大师工作室、8个校外教师进修培训基地。
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强化德育教育,因材施教,紧跟国家及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鼓励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夯实进入职场发展的基础。
学校秉持“立足攀西,面向四川,辐射全国”的办学思路,积极对接省内外“双高”院校,吸纳先进办学经验和理念,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科研创新、校企融合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成为攀西地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