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湖南信息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原则及毕业证发放
第十一条 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
第十二条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录满时,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十三条 按照“专业清、志愿清”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分数级差。录取专业不能满足考生志愿时,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文史、理工类进档总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成绩高低顺序进行录取。
第十四条 学校严格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加分或降分政策。
第十五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及身体条件的要求,除专业录取要求特别注明的专业外,原则上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毕业证发放:达到本科培养要求的毕业生,颁发湖南信息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达到专科培养要求的毕业生,颁发湖南信息学院全日制普通专科毕业文凭。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区块链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人工智能(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互联网金融(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舞蹈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商务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音乐表演(本科)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网络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软件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通信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商务(本科)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金融工程(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会计学(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湖南信息学院(https://www.hnuit.edu.cn/)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学校拥有“五湖、五园、五桥、五广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誉为“中国高校最美校园之一”。2021年经湖南省教育厅等部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师生员工2万余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构建了以国家级一流专业为引领,省、校级一流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建设体系;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应用为主体,“信息+”现代服务、“信息+”文化创意为两翼,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布局。
教育报国 办有情怀的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六个不动摇的办学宗旨: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动摇;二坚持教育报国,办高水平非营利性民办大学的初心不动摇;三坚持优质发展,办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定位不动摇;四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不动摇;五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保障不动摇;六坚持办“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不动摇。
价值引领 办有灵魂的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为校训;以“立品行、求品质、讲品位、创品牌”为校风;以“尚德、博学、敬业、大爱”为教风;以“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合一、敢为人先”为学风;以“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为办学标准;以“价值引领、信息特色、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内涵、特色、优质、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培养“政治坚定、人格健全、身心健美、专业坚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强校 办有品质的大学 学校本着“待遇引才、文化育才、环境留才、事业成才”的队伍建设原则,实行了“教职工待遇在职高于、退休后不低于同城同层次公办高校”和“功勋”“功臣”“功德”“优秀教师”等制度。设立了学校附属教职工子女免费幼儿园,建立了教师住房、体检、健身等“六免费”“六补贴”及“湘信学者”“首席专家”特殊人才津贴等制度。拥有一支俄罗斯外籍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芙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领衔,教授、博士为主力,优秀青年教师与企事业高级技术人才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美丽校园 办有品位的大学 学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建成、高效率使用”的校园设施建设理念。建有一批中国高校领先的现代化体育馆、大剧院、音乐馆、图书馆、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多屏互动智慧教室和师生员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习办公生活等设施。校园网实现万兆核心、有线无线网5G全覆盖,大数据中心、网上办事大厅、电子视频音像、数字资源等智慧校园平台和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储。学校已获批10多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省级科创平台、省级重点实验室,并成为“科创中国”科创联盟成员单位。
争创一流 办有品牌的大学 学校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层次强校”办学定位,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优秀组织奖”及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标兵单位、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省信息化校园示范高校、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建设高校等1000多项荣誉。2024年学校在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跃居综合类全国排名第九名,信息类全国排名第一名。
持续奋斗 办有追求的大学 学校致力打造办学情怀更深远、办学理念更广阔、师资力量更雄厚、办学条件更优质、学科专业设置更前瞻、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更优良、校园环境更优美、校园文化更厚重、人才培养模式更先进、毕业生质量更优质、办学成果更丰硕、校园更安全、党和政府更厚爱、学生向往、社会赞誉、师生为之自豪的“湖南信息大学”,朝着“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大学”持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