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录取规则: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中药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科) |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 |
中医康复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预防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 |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科) | 教育与体育 | 体育类 |
中医养生保健(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医学美容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药品生产技术(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医学营养(专科) | 医药卫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 |
口腔医学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康复治疗类 |
眼视光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眼视光类 |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检验技术(专科) | 医药卫生 | 医学技术类 |
药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药学类 |
助产(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护理(专科) | 医药卫生 | 护理类 |
针灸推拿(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中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中医药类 |
口腔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类 |
临床医学(专科)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类 |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科) | 食品药品与粮食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大学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15天到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因批次而异,查询方式包括学校官网、教育考试院网站等。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与批次关联
高考录取批次主要分为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四类,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
本科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查询结果,一般在填报志愿后约15天。
本科批:录取结果在7月中旬陆续公布,周期约25天。
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发布时间较晚,通常为7月底至8月中旬,需一个月左右。
具体日期需以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关注动态。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是在创建于1958年的红河州卫生学校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并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2015年12月通过云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7月通过云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学校是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红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是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临床类、中医类)。
学校占地面积39.72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形态学实验楼、基础医学实验楼、综合实训中心、教育信息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等校舍建筑面积19.34万平方米,校内有6个实践基地、实验实训室206间,多媒体教室171间,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元,图书馆藏书80.5万册。有附属医院4所、教学医院20所,省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90余个。
学校内设12个党政管理机构、18个教学教辅科研机构、5个群团组织;有5个党总支、8个直属党支部,共有党员294名。有省级“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1个、州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个。
学校教职工总数489人,其中专任教师311人、硕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108人、在职在编教师攻读博士学位7人(2人在读哲学博士、2人读语言学博士,1人读药学博士,2人在读医学博士),高学历人才比例达到34.73%;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数9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人;“双师型”教师160人,“双师型”整体比例达62.75%,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3.02%。4支教学团队进入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 。
学校积极开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急需、与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相适应的医药卫生类专业,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医学营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22个大专专业。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8个、国控专业5个,构建了基层全科医学服务专业群、健康护理专业群、口腔专业群、药品类专业群、中医康养专业群5个专业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护理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学校全日制学生规模1.3万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6600人。
学校积极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双主体”育人,发挥滇南地区医药类高职人才培养的带动作用,与医院合作成立临床二级学院、产业学院;与区域内中职学校探索联合办学,建立了五年一贯制、“3+2”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三年制“1.5+1.5”、“1+1+1”医教协同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卫生健康人才,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承接“1+X”证书项目16个,并开展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考核工作,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竞争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至善,医技精良”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健康中国”“健康云南”“健康红河”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需求为目标,着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高水平“双师”队伍、高水平专业群和继续教育标杆学校,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医药卫生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成为沿边特色、省内一流、业内领先的高水平医药卫生高等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