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招生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等大学。其中中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录取分数线为:585分。
1、在山西中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9分、对应的位次为32599。
2、在山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2分、对应的位次为9520。
3、在山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对应的位次为11409。
4、在山西华侨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2分、对应的位次为40977。
5、在山西合肥工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对应的位次为14701。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学科 | 批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方向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华侨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智慧建造与城市运维方向)(办学地点厦门校区) | 512 | 40977 | |
山东交通学院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82 | 57999 | ||
河南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04 | 45282 |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家专项) | 理科 | 本科批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44 | 25827 | |
西安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办学地点曲江校区) | 517 | 38403 | |
太原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办学地点虎峪校区) | 564 | 18068 | |
天津城建大学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96 | 49671 | ||
中北大学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29 | 32599 | ||
太原理工大学 | (地方专项) | 理科 | 本科批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24 | 34944 | |
哈尔滨学院 | 理科 | 本二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34 | 89969 | ||
吉林建筑大学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75 | 62322 | ||
长安大学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办学地点北校区) | 572 | 15344 |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理科 | 本二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18 | 100748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身体要求详见院校招生章程) | 592 | 9520 | |
太原理工大学 | (国家专项) | 理科 | 本科批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36 | 29305 | |
西南石油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办学地点成都校区) | 536 | 29305 | |
防灾科技学院 | 理科 | 本二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40 | 85875 | ||
山西能源学院 | 理科 | 本二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27 | 94701 | ||
西南交通大学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89 | 10334 | ||
成都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26 | 34012 | ||
河北工程大学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94 | 50848 |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理科 | 本二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90 | 53194 | ||
合肥工业大学 | (宣城校区)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74 | 14701 | |
商丘工学院 | 理科 | 本二C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该校所有专业办学地点虞城校区) | 391 | 21029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理科 | 本一A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85 | 11409 | ||
温州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07 | 43630 | ||
青岛理工大学 | 理科 | 本一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专业办学地点黄岛校区) | 526 | 34012 | |
河南工程学院 | 理科 | 本二B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433 | 90661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当前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而设立的新专业,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的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的《东京宣言》指出,‘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以及具有高防灾减灾水平的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进行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