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在广西招生代码为:1183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代码为:023、录取最低分为453分,法语专业代码为:025、录取最低分为439分,商务英语专业代码为:027、录取最低分为440分,传播学专业代码为:028、录取最低分为448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代码为:029、录取最低分为459分,对于2025年有意报考桂林旅游学院的广西考生来说,了解桂林旅游学院的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最低分 |
---|---|---|---|---|
11837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61 | 422 |
11837 | 物理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058 | 418 |
11837 | 历史 | 会计学 | 031 | 479 |
11837 | 历史 | 导游 | 099 | 334 |
11837 | 历史 | 法语 | 025 | 439 |
11837 | 历史 | 网络与新媒体 | 029 | 459 |
11837 | 历史 | 工商企业管理 | 097 | 324 |
11837 | 历史 | 电子商务 | 033 | 448 |
11837 | 物理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063 | 422 |
11837 | 历史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038 | 452 |
11837 | 历史 | 酒店管理 | 035 | 439 |
11837 | 历史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037 | 438 |
11837 | 物理 | 人工智能 | 059 | 431 |
11837 | 历史 | 应用泰语 | 104 | 324 |
11837 | 历史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036 | 438 |
11837 | 历史 | 商务英语 | 027 | 440 |
11837 | 历史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106 | 299 |
11837 | 历史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068 | 435 |
11837 | 历史 | 英语 | 024 | 440 |
11837 | 物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062 | 427 |
11837 | 历史 | 汉语言文学 | 022 | 474 |
11837 | 历史 | 传播学 | 028 | 448 |
11837 | 历史 | 经济与金融 | 021 | 456 |
11837 | 历史 | 西式烹饪工艺 | 103 | 365 |
11837 | 历史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102 | 366 |
11837 | 历史 | 现代文秘 | 105 | 349 |
11837 | 历史 | 日语 | 026 | 440 |
11837 | 物理 | 软件工程 | 060 | 430 |
11837 | 物理 | 风景园林 | 057 | 418 |
11837 | 历史 | 财务管理 | 032 | 472 |
合理规划志愿顺序:根据“冲、稳、保”的志愿填报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将自己心仪且录取概率相对较高的专业放在前面冲一冲,选择录取概率相对稳定的志愿填在中间,最后用录取概率较大的志愿来保底,以提高整体录取的满意度。
留意体检和外语要求:注意桂林旅游学院各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和外语语种要求,如医学类专业对色盲、色弱有限制,非外语类专业主要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等,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退档。
校区偏好:注意部分专业分校区培养差异,提前了解各校区学科特色。
充分了解招生信息:密切关注广西教育招生考试院和桂林旅游学院本科招生网发布的2025年招生计划、招生代码、招生专业及录取政策等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填报志愿。
规避风险:色觉异常考生避开医学、化学类等受限专业,选择文科或管理类。
桂林旅游学院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创办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是我国两所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公办旅游本科院校之一。现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5.72万平方米(1885亩)。
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教职工1072人,其中专任教师82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12%,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6.37%。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西工匠获得者、傅雷翻译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全国旅游教育名师、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带头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模范教师、自治区级教学名师、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西卓越学者、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