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招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安徽理工大学、苏州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大学。其中安徽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其中苏州工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其中常州工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520分。
1、在江苏安徽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5分、对应的位次为75079。
2、在江苏苏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30分、对应的位次为106217。
3、在江苏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对应的位次为119050。
4、在江苏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65分、对应的位次为185002。
5、在江苏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28分、对应的位次为13036。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学科 | 批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方向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厦门大学 | (马来西亚分校)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学费为2.8万林吉特/年(以马币形式收取)(该校要求报考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20分,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就读地点为马来西亚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培养方式依照马来西亚规定,入学第一年期间达到所录取专业要求的雅思或托福或MUET等成绩后开始学位课程学习,学习期满并达到有关培养要求,可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以下专业除中医学为中英文双语教学,其余专业为全英文授课,具体情况详询院校) | 623 | 15669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67 | 61604 | ||
江苏大学 | (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第三、四学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赴澳学费另算)(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为江苏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学生须赴国外合作大学学习两年或两年半,所修课程符合中外双方学位和毕业要求,获颁中外大学双学位和中方毕业证书。项目学生的中方学费同其他普通学生,外方学费由外方另行收取,本项目不接收无出国意愿的考生) | 546 | 85999 |
云南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呈贡校区) | 618 | 18490 | |
盐城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09 | 133496 | ||
西安石油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鄠邑校区) | 537 | 97313 | |
湖南工程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09 | 133496 | ||
合肥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合肥校区) | 628 | 13036 | |
南昌航空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前湖校区) | 551 | 79873 | |
安徽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55 | 75079 | ||
常州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20 | 119050 | ||
洛阳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王城校区) | 502 | 142526 | |
苏州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30 | 106217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16 | 19693 | ||
皖江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第一、二学年在郑蒲港校区学习,第三、四学年在霍里山校区学习) | 504 | 139961 | |
天津商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33 | 102418 | ||
天津仁爱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62 | 187958 | ||
三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63 | 186998 | ||
南通理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第一学年在海安校区学习,第二、三、四学年在南通校区学习) | 467 | 182987 | |
长安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北校区) | 606 | 26287 | |
南京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83 | 45389 | ||
江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86 | 42593 | ||
兰州交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52 | 78655 | ||
南京农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10 | 23501 | ||
上海电力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临港校区) | 603 | 28485 |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73 | 176812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 606 | 26287 | |
盐城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12 | 129567 |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65 | 185002 | ||
兰州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兰工坪校区) | 547 | 8471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12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等。各开设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不同,导致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