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争取及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下,张学良与杨虎城决定与红军停战。蒋介石亲赴西安,敦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然而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其一,他受到强烈的息争御侮爱国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的驱使;
其二,他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他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其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以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事件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终结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启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篇章,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从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这是中国从内战走向抗战、从分裂走向统从专制走向逐步民主的转折点。这一系列转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合法生存与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道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和核心地位。
3.西安事变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