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西安事变广为人知,但其具体经过或许并不为众人所详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安事变详细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飞抵西安,严令剿灭红军。张学良对此表示反对,并提出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遭到蒋介石拒绝,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10月29日,张学良飞往洛阳为蒋介石祝寿,并再次劝其联共抗日,但仍被拒绝。
12月2日,张学良再次飞往洛阳会见蒋介石,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他向蒋介石报告称,其部下情绪不稳,难以支撑,并多次请求蒋介石前往西安训话。蒋介石最终同意前往,并下榻于华清池。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后,立即调动三十万中央军嫡系部队“进剿”红军。12月9日,张学良再次与蒋介石发生争执,盛怒之下,张学良当晚决定发动兵谏,并与杨虎城商议此事。
12月12日凌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前往临潼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藏在大石头后被发现并活捉。同时,十七路军还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就此爆发。
当日,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八项救国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等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中山先生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企图取代蒋介石,进一步扩大内战。而中国共产党则正确分析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中国共产党派遣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进行调停。他们耐心向各方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与蒋介石进行谈判。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红抗日”的条件。25日,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使得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此次事变不仅是中国由内战转向抗战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更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逐渐走向民主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事变还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
以上就是西安事变的经过,供大家参考。
1.中国矿业大学学费多少钱一年 各专业收费标准(2025年参考)
7.中国民航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