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公布了中小学开学的最新安排。
中小学校开学前的准备
1. 学校需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健康状况,实施“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2. 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防控制度、个人防护和消毒等知识的培训。
3. 在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全面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并确保教室通风。
4. 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返回居住地后需居家隔离14天方可返校。
5. 储备足够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防控物资。
6. 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需相对独立,以便在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进行立即隔离。
7. 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制度,进行培训和演练,校长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
中小学校开学后的措施
8. 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健康状况,加强晨、午检工作,实施“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9. 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清晰,避免误食或灼伤。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处理时需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10. 加强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如教室、宿舍、图书馆等,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11. 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等,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12. 餐(饮)具需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清洗后,进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等处理。
13. 卫生洁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14. 确保学校洗手设施正常运行,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配备洗手液、肥皂等,有条件时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15.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16. 建议教师在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17. 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手卫生措施,在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等情况下均需洗手。
18. 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记录,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及时追访和上报。
19. 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20. 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疑似感染症状的应急处置
21. 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按规定前往定点医院就医,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2. 学生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23. 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24. 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
25. 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其健康状况。
首先,要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确保精准到县、校、人和事,严防疫情扩散和暴发。
其次,进一步推进在线教育教学。
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引导,完善中小学网上教育教学平台,制定高校在线教学方案,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推动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创新。
第三,统筹规划中小学开学工作。
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的统筹,以县为主,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确保教学衔接。
第四,统筹规划高校开学工作。
坚持属地原则,建立跟踪台账,做好开学准备,落实错峰返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开学后,加大校园管理力度。
第五,加强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指导。
教育部成立高校疫情防控专家应急工作组,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编写防控工作指南。
最后,抓好年度教育重点工作。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必胜信念,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合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六稳”工作,确保“收官之年”圆满结束。
5.2025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排名最新 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6.2025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最新 好找工作吗
7.2025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最新 好找工作吗
8.2025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最新 录取分数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