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的是这般景象:太阳照耀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而远处的瀑布则如同长河一般悬挂在山前。香炉峰巍峨耸立,隐匿在云烟雾霭之中,远望瀑布,犹如从云端飞流直下,凌空而落,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那如同银河从天而降的壮观画面。由此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显得奇特,但在诗中却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形象的刻画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即太阳照耀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而瀑布则远远望去如同长河悬挂山前。
香炉峰巍峨耸立,云烟雾霭缭绕,遥望瀑布,犹如云端飞流直下,凌空而落,宛如银河从天而降。这一“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比喻,奇特而自然,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源于形象的刻画。
此句诗夸张而自然,新奇而真切,使得整个形象更加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充分展现了李白那“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这首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所作的一首风景诗。诗中生动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此峰位于庐山西北,形状尖圆,犹如香炉。
瀑布飞泻,水气蒸腾,在阳光照耀下,仿佛有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烘托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与题目《望庐山瀑布》相呼应。“挂前川”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地勾勒出遥望中的瀑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