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0年是中国西汉末年。公元0年,也被称为公元元年,是公元纪年的起点。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公元0年的说法,0年只是一个分界点,用于区分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年份。公元0年正好处于西汉时期,具体来说是西汉的最后几年。
公元0年并不存在,只有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而公元1年对应的中国朝代是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汉哀帝在公元前1年驾崩后,外戚王莽专权,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皇帝,次年改元元始,这一年就是公元1年,即元始元年,刘衎即汉平帝,他是刘邦所建立西汉的第14位皇帝,也是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
王莽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主持了几项改革措施,例如:正月诏令各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等,若有孙无子或旁系兄弟有子孙的,都可继承爵位;刘氏族谱内被开除族籍的可恢复族籍,犯罪的需请示朝廷处理。
二月设置主管阴阳时序的羲和官,俸禄为二千石;设置外史、闾师,俸禄为六百石。六月设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郡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州,劝勉发展农桑。六月封周公的后人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的后人孔均为褒成侯,奉周公与孔子的祭祀。
公元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它将耶稣基督出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则称为“公元前”。这种纪年法随着西方国家的扩张和影响力的扩大,逐渐成为全球通用的纪年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采用公历纪年,但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
中国古代,通常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和皇帝年号纪年法并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和皇帝年号纪年法各有各的优点,尤其具有文化意义,但也有着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无法长期连续纪年。其中,天干地支纪年每60年一个轮回,而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康熙”也不过维持了61年。
读历史时,如果单纯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或皇帝年号纪年法,则不利于我们直观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距今年代,所以通常辅助以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原本只应用于西方国家,后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逐渐成为世界通行的历法,辛亥革命后,我国也引入了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使用,而今的中国,亦是公历与农历并行使用。
公元前的纪年是需要倒着数的。比如,秦始皇建立秦朝是在公元前221年,刘邦建立西汉是在公元前202年,这不能简单的通过比较大小判断年代的时间,反而公元前的时间越小历史越早。中国传统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结合,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也避免了纪年的缺陷。
如今所庆祝的传统节日还有农业耕作的时间,都是参考农历时间和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使用中国传统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可以兼顾文化的继承性和生活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