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是夏朝的学校,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庠”是夏朝的学校,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商称“序”,周称“庠”。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①《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③《旧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自隋氏版荡,庠序无闻。”
④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时山东人石介、孙复皆好醇儒,为直讲,力相赞和,期兴庠序。然向学者少,无法利以劝之。‘
⑤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①《后汉书·左雄传》:“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
②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僧徒肃穆,众仪庠序。”
③《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纤手举而淡泞风光,玉步移而威仪庠序。”
④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容体》:“庠序,举动安详肃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