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对板块进行了划分。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这些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相互碰撞、挤压、分离等,从而引发地震、火山喷发、山脉形成等地质现象。
1、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是目前所划分的全球板块之一,主体应该是位于太平洋中,是一个主要由大洋地壳构成的板块,东界为圣安德烈斯转换断层,与北美板块等相接;西界为马里亚纳深海沟,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
2、亚欧板块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3、非洲板块
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4、美洲板块
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5、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6、南极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我们生活生产的空间,其厚度很薄,但非常不均匀,大陆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最厚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厚度在65千米以上,海底的地壳厚度只有5-10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
地壳为岩石层,上层为花岗岩,下层可能为麻粒岩和闪岩,海底则是橄榄岩。而土壤只是地壳表层一层物质层,土壤由岩石风化产生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水分、空气等组成。地壳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千米,地幔物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同橄榄岩相似的超基性岩,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地幔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而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的一层了,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内地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