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由隋炀帝杨广修建完成的。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对于隋朝统治者而言,在这繁华背后,却是暗流涌动,稍有不慎,这繁华景象就会烟消云散。魏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所带来的阴影,它一直都在影响着隋这一新的统一王朝的稳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隋朝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
隋炀帝希望借助大运河,来将南北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消除南北方因分裂而造成的长达百年的历史隔阂,从而完成从形式到精神的真正统一,继而加强朝廷对于关东、江南地区的统治。
同时借助大运河,一旦关东或江南地区发生叛乱,朝廷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获悉前线情况,还能快速运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前线,并迅速将其平定,从而避免其对于隋朝统治的破坏。
大运河在一千多年中,效益经久不衰,足以证明是成功的。古人在水利工程上,主张天人合一,天水合一,不逆自然规律,值得今人学习。
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
(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
(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