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北京
2297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北京市
本科理工类公办

院系设置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拥有充沛的满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校内外实训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专业设置机电工程系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模具设计与制造(3D造型与快速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七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参加北京市中德合作(IHK)机电一体化师及技术制图师项目,教学效果在北京市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北京市教委及德国专家的高度好评,机电一体化师取证率达到90%以上。全系所有专业均实施“双证书“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90%以上。

  师资力量机电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2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6名教师赴德国参加中德合作项目师资培训并获得IHK培训师和考官资格;“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拥有一支来自企业一线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教学设施机电工程系建有近20间国内领先的校内实训室,同时建有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类不同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智能制造实训室、FESTO柔性生产线实训室、西门子工业控制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基础与创新实训室、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专业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传感与检测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钳工实训室、电气液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室、数控技术教育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等。

  获奖情况近年来,我系师生在组队参加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l2011年,参加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赛项,荣获三等奖3项; 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比赛,荣获三等奖3项。

  l201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比赛,荣获三等奖3项;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赛区)比赛,荣获三等奖。

  l201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比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自动化生产线装配与调试赛项,荣获三等奖;

  l2014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设计与制造赛项,荣获全国三等奖;参加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三维建模数字设计与制造赛项,荣获北京市三等奖;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二等奖2项;参加CAXA杯北京市工科院校第六届CAD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3项。

  l2015年,参加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荣获三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比赛,荣获二等奖2项;参加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2项。

  l2016年,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大赛,荣获三等奖。

  就业情况近五来,机电工程系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供不应求,就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主要就业单位有:北京卫星制造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二院、航天三院、航天九院、三十三所等);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长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铁路局;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责任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中国恩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现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动画(VR方向)8个专业,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有多个专业方向。全日制在籍学生806人。

  信息工程系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9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21人;“双师型”素质教师20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多位信息技术领域的著名教授、企业专家为兼职教授,建成了一支来自教学科研与生产一线稳定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推动系部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信息工程系建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制作3个北京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15个专业实训室。并与甲骨文、神州数码、金山顶尖、京东商城、锐捷网络、联想公司、迪生动画、银河长兴、丽贝亚、引力高科等30余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信息工程系还成为中国软件行业产学合作实训平台试点院校、信产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美国Grass Valley公司授权培训中心、甲骨文(首钢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想(首钢工学院)IT学院、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立体视觉产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信息工程系以培养信息技术领域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恪守“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针。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小学期、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每个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经过培训考核还能获得权威职业资格证书,有力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信息工程系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通过各类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信息工程系学生在各种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三年以来,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参加了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嵌入式产品开发”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电子商务运营”大赛、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等多个赛项,取得全国比赛和北京市比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信息工程系各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5年就业率达到99.16%,2016年就业率达到100%,2017年就业率达到99.65%。

建筑与环保工程系

  建筑与环保工程系是为土木建筑、房地产、物业、装修、环保等行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专业教学单位。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黑色冶金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个专业。其中,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北京市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数年达到99%以上。

  秉承学院确立的以培养有鲜明职业特色、适应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建设紧贴市场,注重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求“眼力和能力并重,情商和智商并茂,技艺和知识并学”的育人方针,立德树人,实现教育与就业“零距离”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鲜明特色。

  建筑与环保工程系拥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研究生12 人,90%以上为“双师素质”教师。

  遵循学院“校企融合,精品战略”的发展思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先后出版教材、著作3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批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连年在全国、北京市、行业技能竞赛(环境监测、金属轧制、冶炼等)中获佳绩。

  建工系拥有化学检验工北京市公共实训基地,校级校企研发中心1个,校内教学实训室25个,教学设备价值1500余万元。与北京市29家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参与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环境科学学会等多家行业协会的工作。学生中、高级工取证率达到80%~90%以上,实现了“双证书”教育。

  全方位的合作办学,不仅为学院的专业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场所,方便学生及时掌握社会实用的操作技术与就业技能,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为社会、企业输送了优质毕业生。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为全国各地的土木建筑、房地产、装修、环保、钢铁冶炼等行业输送了合格的专业人才4700余人。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多年来为首都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经过持续的内涵式发展,管理学院已建成适应市场需求、竞争力强、就业前景广阔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会计(涉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

  师资力量

  管理学院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打造精品专业、突出技能培养”的理念,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拥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英才1人,师德榜样2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师德标兵1人,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6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0%以上是“双师型”素质教师。为了更加适应职业教育需要,每学期聘请大量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兼职专家教师,拥有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技能大赛

  管理学院秉承职业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理念,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充实专业建设内涵,各专业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参加技能大赛专业覆盖率达90%,技能竞赛学生覆盖率达60%,荣获首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金蝶云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北京赛区金奖),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高职高专组团体金、银奖(个人一、二、三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金奖、银奖,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比赛二、三等奖,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三等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学环境与实训基地

  管理学院教学环境优越,设施一流,目前拥有会计综合实训室、人力资源实训室、ERP沙盘(手工和电子)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旅游综合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导游实战实训室和休闲项目实训室、营销实验室等,各实训室均拥有丰富的专业教学软件供一体化教学使用,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为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管理学院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冬奥组委、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电信、雅森国际、首钢集团公司、北京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央视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北京美惠万家商业有限公司、农夫山泉公司等50余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生培养理念

  管理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注重搭建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育人平台,不断推进学风建设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从入校起就引导学业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注重创新、特色鲜明、提升素质”的原则,系统性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综合素质培养氛围,丰富了广大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养、人文素质和感恩意识。

  职业证书与就业状况

  管理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实行“双证书”培养,使每名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获得权威职业资格证书,有力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生就业时,实行学校、系部推荐、用人单位考核、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长期以来,我系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以勤奋、踏实、肯吃苦、能力强的优秀品质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好评,保持多年一次就业率99%以上。

基础部

  基础部承担着首钢工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有社会体育专业。此外,承担着首钢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端培训任务。基础部下设数学、外语、社科、体育 4 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专职教师 24名,7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基础部历来重视课堂教学,传统教育进课堂已见成效。在历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考试中,首钢工学院通过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通过率,名列北京市前茅。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利用手机APP管理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收效显著,课堂教学效果良好。2015年,在北京市信息化大赛中,青年数学教师马明玥的教学课件获得二等奖。

  基础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技能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学院连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好成绩为获得全国二等奖,多个队获得北京市一、二等奖。2016年首钢工学院参赛队再次获得全国二等奖。在全国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北京赛区比赛中,工学院参赛队获得三等奖。田径代表队在历届“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会”中均有出色表现,获得多个单项冠亚军。篮球代表队多次打入“北京市高校篮球联赛”八强。获得过第十七届、十八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预赛高职组)女子组第二名,男子组第三名的上佳成绩。

  基础部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几年来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两项,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行业协会获课件、视频、教材、论文等多项一、二等奖。每年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均发表多篇教科研论文。一项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基础部设立有社会体育专业。伴随“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今后50年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国家体育总局与首钢总公司近期签署《关于备战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整合首钢现有的体育产业业态和资源,打造运动健身、体育休闲、赛事服务、体育科技、体育商务、体育会展、体育金融、冰雪装备器械国产化等“体育+”产业,建设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社会体育专业充分依托政、企、校三方深度融合模式,大力整合北京市体育局、石景山区体育局、首钢体育文化公司、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有限公司及众多体育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倾力共建精品专业,为学生培养、实习及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