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介绍
山东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自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所有教师均为医学、教育学硕士,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能胜任相关课程的讲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依托中医院校的特有优势,与中医药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共享,建立了运动解剖学教学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教学实验室、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体质测量与评价实验室,拥有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功率自行车、多功能跑台、气体分析仪、身体成分测试仪、掌上血乳酸分析仪等设备,除满足常规实验教学外,还可进行体育科学相关研究。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拥有山东省第一残疾人康复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长清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和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等教学实习实践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需要。
建立体现中医药特色的运动人体专业培养体系,探索“专业突出,优势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管理、康复医院、体育教学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残疾人康复、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横向整合、纵向打通、突出特色的原则,将传统中医健身、现代体育健身项目与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有机结合,确立了专业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运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中医健身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运动科技服务和大众体育健康促进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功能实用性,同时要求具有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体育特长,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近年来本专业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健身技能指导与科学健身咨询、体质测评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山东省残疾人康复医院连续3年聘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从2013年至今留用6名毕业生,山东省游泳管理中心、田径管理中心等省运动队每年都留用本专业毕业生。2015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考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重点院校的研究生10人;从事运动训练生物学监控、健身指导和保健康复的人数为12人;企业公司就职12人;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人,就业率为79.1%。